- ·取消二建臨時執業證書,全國…【08-22】
- ·住建部財政部奉詔解救建筑業…【04-07】
- ·省發改委和省自然資源廳聯合…【10-09】
-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09-22】
- ·2021年我國住房存量報告分析l【09-08】
- ·房建工程中特殊位置防水處理…【08-29】
- ·要聞 | 住建部發文,10省份…【08-03】
怎么才能有效減少混凝土開裂?時間:2020/6/12 9:23:36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209混凝土是抗壓強度高,抗拉強度低,脆性較大的非勻質材料,再加上施工、氣候、工程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十分復雜。從實踐發現,多數裂縫發生在混凝土拌合物初凝前后,不同結構裂縫形狀也有很大差異。 一、混凝土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 (1)大風高溫天氣,溫度高,空氣干燥,蒸發過快,混凝土養護不足,表面蒸發過快,造成混凝土拌合物失水,表面形成不規則的塑性收縮裂縫; (2)混凝土墻體結構,由于環境溫度突然降低,拆模后保溫措施不到位,造成混凝土降溫速度較快,冷縮造成內外溫差裂縫; (3)混凝土板面結構,混凝土坍落度過大,再加上澆筑過程中,過度振搗使混凝土產生離析和泌水,在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水泥漿層,由于拌合物沉降受到鋼筋阻擋形成順筋裂縫;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漿骨比偏大和砂率偏大,混凝土本身收縮變大,抵抗開裂的能力減弱,增大開裂幾率。 二、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是單一因素或者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必須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控制。 (一)混凝土配制 (1)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采用雙摻技術減低混凝土溫升; (2)選用與混凝土原材料適應性好的外加劑; (3)選用含泥量和泥塊含量低的骨料; (4)在滿足施工的條件下,采用低坍落度、低砂率、低漿骨比。 (二)攪拌技術措施 (1)確保稱量精確; (2)依據理論配合比,嚴格控制用水量; (3)保證混凝土拌合物攪拌均勻性。 (三)混凝土的運輸 (1)混凝土運輸前應倒轉灌,放凈水,運輸過程中不得加水; (2)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保持2~5轉/min的轉速,保證混凝土的勻質性; (3)根據工地遠近、澆筑方式、澆筑方式和交通狀況,合理安排運輸車輛。 (四)混凝土澆筑 澆筑針對不同的混凝土結構,有針對性的采用相應的澆筑工藝,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制定詳細的澆筑施工方案。 大體積混凝土應注意: (1)合理安排的澆筑順序,避免過大的高差和側面長期暴露; (2)高溫天氣,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采取分層澆筑,減小澆筑厚度,有利于混凝土散熱; (3)在混凝土中埋設降溫水管,通入冷水降溫; (4)注意控制鋼筋位置,防止鋼筋位移造成混凝土保護層過大而開裂。 澆筑板面是應注意: (1)在澆筑前,應將基層和模板充分濕潤,嚴禁在澆筑時,往混凝土中私自加水; (2)澆筑時移動混凝土布料管布料,防止混凝土布料過于集中; (3)澆筑后,應充分振搗,避免過振或漏振,其標準是,混凝土充滿模板,不在顯著下沉,表面泛漿,無氣泡溢出; (4)混凝土振搗完后,先用木刮刮平,靜停30min,讓混凝土充分下沉,再覆蓋薄膜;不便于及時覆蓋薄膜時,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使混凝土面層再次充分達到密實。 (五)混凝土的養護措施 (1)在澆筑完后,立即采取措施養護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混凝土終凝后,灑水養水應以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為宜,保證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護。 (2)蓄水養護,對大面積樓板可采用此方法。 (3)冬期澆筑混凝土后,應采用適宜可行的養護方法,對混凝土保溫,如蓄墊法養護、覆蓋式養護、暖棚法養護、電熱法養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