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二建臨時執業證書,全國…【08-22】
- ·住建部財政部奉詔解救建筑業…【04-07】
- ·省發改委和省自然資源廳聯合…【10-09】
-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09-22】
- ·2021年我國住房存量報告分析l【09-08】
- ·房建工程中特殊位置防水處理…【08-29】
- ·要聞 | 住建部發文,10省份…【08-03】
建筑安裝業應盡快納入試點蝴蝶效應或可攻堅高房價時間:2013/3/15 14:36:59 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1144目前,營改增試點涉及上海、北京、江蘇等省市102.8萬戶試點納稅人,為企業直接減稅426.3億元,整體減稅面超過90%。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小規模納稅人平均減稅幅度達到 40%。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管理系主任蔡昌的高度評價我國營改增取得的顯著成效。他告訴記者,營改增的積極成效說明了這種改革思路的成功,應該盡快推廣到全國,擴圍的速度要加快,擴圍的行業也要增加,尤其是建筑施工行業的營改增更應盡早納入試點,其帶來的蝴蝶效應可以為我國政府調控高房價助一臂之力。 用建筑施工業與房地產業的糾結攻堅高房價 目前,不少城市房價過高,主要是因為前段產業的成本太高,比如建筑施工業。蔡昌指出,現在建筑施工業的原材料等成本的進項稅額都不能稅前抵扣,而是全部計入成本,最終轉嫁給了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的利潤自然被擠壓,房價也一直高企。 當然,這不排除建筑施工業本身管理的不規范和現實的行業環境,導致企業難以取得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比如,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按3%征收,建筑施工企業涉及的上游企業小規模納稅人不是小數目,他們不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另外,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購買的磚、瓦、灰、沙、石等材料,很多都由農民經營。而且季節性特強,緊俏時,貨主要求現場現金交易,也不可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 種種原因之下,施工企業自行采購的設備、材料、勞務等與工程總造價之比十分有限,加上稅收征管的政策不統一、不規范、不嚴謹,嚴重地阻塞了建筑施工企業取得增值稅進項稅的途徑。 蔡昌認為,營改增的推行無疑能夠促進建筑施工業的規范管理,但建筑施工業的行業環境需要逐步改善,形成良好的行業環境還需要時間。這就需要出臺相應的銜接規定,讓建筑施工企業也能進行合理的稅前抵扣。其實,我國進行營改增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理順稅收關系,調整合理的稅負,給企業科學地減負。 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理順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稅收關系,甚至于用稅收關系的改革調整房地產價格,降低高企的房價,帶來民生效益。 不過,按照國務院此前的要求,今年或將推出鐵路運輸、建筑安裝和電信通訊領域內的營改增試點方案。對此,蔡昌提出自己鮮明的觀點:“建筑施工行業預期可以納入營改增試點,現在只希望能盡快納入! 出臺交通運輸業銜接辦法 除了建筑安裝業,快遞等物流業和交通運輸業也是蔡昌關注的重點。 他指出,現在有一個現象,民營快遞行業已經對國家郵政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大部分人只使用快遞服務,使用郵政服務的人明顯減少。物流業的規范管理與質量提升刻不容緩,應該盡快出臺適合的稅收政策,將其納入營改增試點。 對于交通運輸業營改增試點中出現的銜接問題,蔡昌認為,目前交通運輸業的稅前抵扣項目太少,銜接規定也有些機械。 比如規定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在營改增之前購買時不能抵扣進項稅額,但在營改增之后購買的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理由是固定資產在營改增之前已經提取了折舊費用。但這樣會打破企業的正常運營鏈條,帶來行業內的不公平,即不少企業本應購買固定資產卻不及時購買,寧可先租設備和場地用,一定要在營改增之后才購買。營改增之前和營改增之后購買固定資產有如此大的差別,這只會為機會主義傾向提供了土壤。 蔡昌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出臺銜接辦法,規定營改增之前已經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但營改增之后可按照固定資產原值扣除折舊之后的凈值進行抵扣相對應的進項稅額,這樣對企業更加公平,新舊法規的銜接也更加緊密。 行業擴圍與地區擴圍是當務之急 近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當前我國已具備全面實施擴大營改增試點的條件。財政部也透露,目前,河北、河南、山東、江西、湖南、新疆等十多個省區市已提交加入營改增試點申請。 蔡昌對營改增的全國推廣更是充滿了信心。他認為,營改增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當務之急是實現行業擴圍與地區擴圍,推進現階段的我國稅制改革進程。 蔡昌對此也提出建議,營改增應盡快全國推開,不然在試點地方和非試點地方的市場上容易產生擠出效應。營改增擴圍的速度要加快,擴圍的領域都增加,這樣不至于導致國家的產業布局失衡。 另外,蔡昌還指出,營改增試點的服務業統一適用稅率6%有些粗糙。服務業的范圍很大,包括很多行業,比如文化產業、餐飲行業、郵電通訊業等。不同的行業以前適用營業稅時都適用不同的稅率,現在營改增了,都適用6%的無差別稅率顯然并不合適,因為每個行業的原材料抵扣和利用率等都不同。下一步最好能根據不同的行業調整稅率,實行分行業和分級稅率,這樣更適合我國的國情。 |